顯示具有 佛陀的日誌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佛陀的日誌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0-11-24

牟尼佛法流通網 - 慈悲喜捨小站 導覽目錄 第一卷之2

牟尼佛法流通網--慈悲喜捨小站  導覽目錄  第一卷之2

 

佛法討論精華區

¯ 念佛的現前利益

¯ 什麼是楞嚴咒包?

¯ 真的念經不如持咒,持咒不如念佛號?

¯ 地獄見聞記

¯ 請問各位大德要如何找相應的師父?

¯ 我每次在唱《思鄉佛號》時為什麼總是淚流滿面呀?

¯ 請問釋大寬法師關於<楞嚴咒><大悲咒>讀音 

¯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序

¯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(1-10)

¯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(11-37)

¯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(38-51)

¯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(52-72)

¯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(73-84)

¯ 印光大師論經典焚燒火化的問題

¯ 印光大師論燒紙錢錫箔

¯ 印光大師論濟公

¯ 印光大師論盜法

¯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念佛吃素為護國息災根本

¯ 聖嚴法師:在家信佛有禁忌嗎?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¯ 聖嚴法師-要得人緣好,只有老做小

¯ 聖嚴法師-增上緣

¯ 聖嚴法師-省思自我,消融自我-悲智雙運

¯ 星雲法師談六種“信佛”的層次  

¯ 淨慧法師:信佛究竟信什麼

¯ 窺基大師沒戒律? 淨空長老   

¯ 淨空法師開示:夏天如何對待蚊蟲等小生命

¯ 馮馮居士-胎裏素

¯ 馮馮居士-廣欽老和尚法身示現奇跡

¯ 馮馮居士-神足心馳法會記

¯ 沈家楨先生自述學佛經過

¯ 沈家楨居士簡介

¯ 蓮池大師七筆勾

¯ 順治皇帝讚僧詩

¯ 虛雲老和尚之徒-具行禪人修行略傳(1)

¯ 虛雲老和尚之徒-具行禪人修行略傳(2)

¯ 夢參老和尚談親近虛雲老和尚的經驗

¯ 夢參老和尚談親近弘一老法師的經驗

¯ 夢參老和尚談親近慈舟老法師的經驗

¯ 夢參老和尚談親近倓虛老法師的經驗

¯ 元應大師紺紙金泥《華嚴經》來台展出緣由

¯ 法禪法師自在心語

¯ 轉貼-阿彌陀佛簡介

¯ 佛陀(buddha)

¯ 六種阿羅漢

¯ 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

¯ 十七世大寶法王的新年講話

¯ 我的出家因緣--海濤法師親口敍述(1)

¯ 我的出家因緣--海濤法師親口敍述(2)

¯ 將概念的冰化解為內在自由的活水

¯ 如何迴向才能讓功德享用不盡?

¯ 共修的勝妙利益

¯ 逆緣是修心的良藥

¯ 小故事真修行

¯ 神通有用嗎?  

¯ 我們真的信佛且學佛嗎?

¯ 息增懷誅之我見蠡測

¯ 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 (上)

¯ 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 (下)

¯ 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”佛經出處考

¯ 我的懺悔

¯ 你愛色嗎?

¯ 轉貼-施身法簡介

¯ 佛性與法性

¯ 欲速證菩提者必受持之法門教示

¯ 可許則許 (1)  

¯ 可許則許 (2)

¯ 大悲心『五十種』蘊涵

¯ 老實修行

¯ 無常力最大

¯ 佛拒絕回答的十四個難題

¯ 古印度文化和佛教演化

¯ 怎樣才是真正的讚歎佛陀?

¯ 九十一劫的生死輪回

¯ 什麼是世間上最苦的事

¯ 請問在念經的時候不可以做什麼?

¯ 讀經書需要注意的地方

¯ 轉帖-學佛需要理性和冷靜

¯ 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- 第一大願 : 『禮敬諸佛』

¯ 念珠漫談  

¯ 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

¯ 關羽建寺

¯ 無言的感化

¯ 大師問色

¯ 分享:愚餘老人- 所云五戒。很真切喔!

¯ 回瀚寶爸的信

¯ 轉貼 : 您助念過嗎?

 

(請接著看:)

牟尼佛法流通網--慈悲喜捨小站  導覽目錄  第一卷之3

 

 

釋大寬法師 2009年4月15日 整理於 華嚴聖因精舍 

敬祝 福慧圓滿 吉祥平安  

勤修清淨波羅蜜   恆不忘失菩提心  滅除障垢無有餘   一切妙行皆成就

 

 


 

牟尼佛法流通網-佛教Buddha佛經Sutra佛學Buddhism佛網Buddhanet

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
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
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
http://www.muni-buddha.com.tw/dakuanQA/

電子信箱 Email: dakuan00@yahoo.com.tw

地址Address: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
電話Tel: 886(國碼)–2(區碼)-23775886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牟尼佛法論壇 佛經咒輪流通處 慈悲喜捨小站
佛網Buddhanet 慈悲佛網.佛教導航 佛教音樂

牟尼佛法流通網 佛學藏經閣 釋大寬法師佛法問答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

2010-06-01

佛陀如來所行之行

http://dakuan00.pixnet.net/blog/post/7548378



佛陀如來所行之行


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。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行。


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。應知無礙行是如來行。



應知真如行是如來行。



佛子如真如前際不生後際不動現在不起。如來行亦如是。不生不動不起。



佛子。如法界非量非無量無形故。如來行亦如是。非量非無量無形故。



佛子。譬如鳥飛虛空。經於百年。已經過處。未經過處。皆不可量。何以故。虛空界無邊際故。如來行亦如是。假使有人。經百千億那由他劫分別演說。已說未說。皆不可量。何以故。如來行無邊際故。



佛子。如來應正等覺。住無礙行。無有住處。而能普為一切眾生。示現所行。令其見已。出過一切諸障礙道。



佛子。譬如金翅鳥王。飛行虛空。迴翔不去。以清淨眼。觀察海內諸龍宮殿。奮勇猛力。以左右翅。鼓揚海水。悉令兩闢。知龍男女。命將盡者。而搏取之。如來應正等覺金翅鳥王。亦復如是。住無礙行。以淨佛眼。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。若曾種善根。已成熟者。如來奮勇猛十力。以止觀兩翅。鼓揚生死大愛水海。使其兩闢而撮取之。置佛法中。令斷一切妄想戲論。安住如來無分別無礙行。



佛子。譬如日月。獨無等侶。周行虛空。利益眾生。不作是念。我從何來。而至何所。諸佛如來。亦復如是。性本寂滅。無有分別。示現遊行一切法界。為欲饒益諸眾生故。作諸佛事。無有休息。不生如是戲論分別。我從彼來。而向彼去。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無量方便。無量性相。知見如來應正等覺。所行之行。



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二





釋大寬 合十 分享

2010-04-27

佛陀的心有十種相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dakuanoo-blog/article?mid=654

佛陀的心有十種相
(如來心十種相)

佛子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。

1.佛子。如來心意識。俱不可得。但應以智無量故。知如來心。譬如虛空為一切物所依。而虛空無所依。如來智慧。亦復如是。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所依。而如來智無所依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一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2.復次佛子。譬如法界常出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解脫。而法界無增減。如來智慧。亦復如是。恒出一切世間出世間。種種智慧。而如來智無增減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二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3.復次佛子。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。及八十億。諸小洲中。有穿鑿者。無不得水。而彼大海。不作分別。我出於水。佛智海水。亦復如是。流入一切眾生心中。若諸眾生。觀察境界。修習法門。則得智慧清淨明了。而如來智。平等無二。無有分別。但隨眾生心行異故。所得智慧。各各不同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三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4.復次佛子。譬如大海有四寶珠。具無量德。能生海內一切珍寶。若大海中。無此寶珠。乃至一寶。亦不可得。何等為四。一名積集寶。二名無盡藏。三名遠離熾然。四名具足莊嚴。佛子。此四寶珠。一切凡夫。諸龍神等。悉不得見。何以故。娑竭龍王。以此寶珠。端嚴方正。置於宮中深密處故。佛子。如來應正等覺。大智慧海。亦復如是。於中有四大智寶珠。具足無量福智功德。由此能生一切眾生。聲聞獨覺。學無學位。及諸菩薩智慧之寶。何等為四。所謂無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。善分別有為無為法大智慧寶。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。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寶。若諸如來。大智海中。無此四寶。有一眾生。得入大乘。終無是處。此四智寶。薄福眾生。所不能見。何以故。置於如來深密藏故。此四智寶。平均正直。端潔妙好。普能利益諸菩薩眾。令其悉得智慧光明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四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5.復次佛子。譬如大海。有四熾然光明大寶。布在其底。性極猛熱。常能飲縮百川所注無量大水。是故大海。無有增減。何等為四。一名日藏。二名離潤。三名火焰光。四名盡無餘佛子。若大海中。無此四寶。從四天下乃至有頂。其中所有。悉被漂沒。佛子。此日藏大寶光明。照觸海水。悉變為乳。離潤大寶光明。照觸其乳。悉變為酪。火焰光大寶光明。照觸其酪。悉變為酥。盡無餘大寶光明。照觸其酥。變成醍醐。如火熾然。悉盡無餘。佛子。如來應正等覺。大智慧海。亦復如是。有四種大智慧寶。具足無量威德光明。此智寶光。觸諸菩薩乃至令得如來大智。何等為四。所謂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。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。慧光普照大智慧寶。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大智慧寶。佛子。諸菩薩。修習一切助道法時。起無量散善波浪。一切世間。天人阿脩羅。所不能壞。如來以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光明。觸彼菩薩。令捨一切散善波浪。持心一境。住於三昧。又以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光明。觸彼菩薩。令捨離三昧味著。起廣大神通。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寶光明。觸彼菩薩。令捨所起廣大神通。住大明功用行。又以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大智慧寶光明。觸彼菩薩。令捨所起大明功用行。乃至得如來平等地。息一切功用。令無有餘。佛子。若無如來此四智寶。大光照觸。乃至有一菩薩。得如來地。無有是處。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五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6.復次佛子。如從水際。上至非想非非想天。其中所有。大千國土。欲色無色。眾生之處。莫不皆依虛空而起。虛空而住。何以故。虛空普遍故。雖彼虛空普容三界。而無分別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亦復如是若聲聞智。若獨覺智。若菩薩智。若有為行智。若無為行智。一切皆依如來智起。如來智住。何以故。如來智慧。遍一切故。雖復普容無量智慧。而無分別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六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7.復次佛子。如雪山頂。有藥王樹。名無盡根。彼藥樹根。從十六萬八千由旬。下盡金剛地水輪際生。彼藥王樹。若生根時。令閻浮提一切樹根生。若生莖時。令閻浮提一切樹莖生。枝葉華果。悉皆如是。此藥王樹根能生莖。莖能生根。根無有盡。名無盡根。佛子。彼藥王樹。於一切處。皆令生長。唯於二處。不能為作生長利益。所謂地獄深坑。及水輪中。然亦於彼。初無厭捨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大藥王樹。亦復如是。以過去所發。成就一切智慧善法。普覆一切諸眾生界。除滅一切諸惡道苦。廣大悲願。而為其根。於一切如來真實智慧種性中生。堅固不動。善巧方便。以為其莖。遍法界智。諸波羅蜜。以為其枝。禪定解脫。諸大三昧。以為其葉。總持辯才。菩提分法。以為其華。究竟無變。諸佛解脫。以為其果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大藥王樹。何故得名為無盡根。以究竟無休息故。不斷菩薩行故。菩薩行即如來性。如來性即菩薩行。是故得名為無盡根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大藥王樹。其根生時。令一切菩薩。生不捨眾生大慈悲根。其莖生時。令一切菩薩。增長堅固精進深心莖。其枝生時。令一切菩薩。增長一切諸波羅蜜枝。其葉生時。令一切菩薩。生長淨戒頭陀功德少欲知足葉。其華生時。令一切菩薩。具諸善根相好莊嚴華。其果生時。令一切菩薩。得無生忍。乃至一切佛灌頂忍果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大藥王樹。唯於二處。不能為作生長利益。所謂二乘墮於無為。廣大深阬。及壞善根。非器眾生。溺大邪見。貪愛之水。然亦於彼。曾無厭捨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無有增減。以根善安住。生無休息故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七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8.復次佛子。譬如三千大千世界。劫火起時。焚燒一切。草木叢林。乃至鐵圍大鐵圍山。皆悉熾然無有遺餘。佛子。假使有人。手執乾草。投彼火中。於意云何。得不燒不。答言不也。佛子。彼所投草。容可不燒。如來智慧。分別三世一切眾生。一切國土。一切劫數。一切諸法。無不知者。若言不知。無有是處。何以故。智慧平等。悉明達故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八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9.復次佛子。譬如風災。壞世界時。有大風起。名曰散壞。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等。皆成碎末。復有大風。名為能障。周匝三千大千世界。障散壞風。不令得至餘方世界。佛子。若令無此能障大風。十方世界。無不壞盡。如來應正等覺。亦復如是。有大智風。名為能滅。能滅一切諸大菩薩。煩惱習氣。有大智風。名為巧持。巧持其根未熟菩薩。不令能滅。大智風輪。斷其一切煩惱習氣。佛子。若無如來巧持智風。無量菩薩。皆墮聲聞辟支佛地。由此智故。令諸菩薩。超二乘地。安住如來究竟之位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九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

10.復次佛子。如來智慧。無處不至。何以故。無一眾生。而不具有如來智慧。但以妄想顛倒執著。而不證得。若離妄想。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。則得現前。佛子。譬如有大經卷。量等三千大千世界。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。一切皆盡。所謂書寫大鐵圍山中事。量等大鐵圍山。書寫大地中事。量等大地。書寫中千世界中事。量等中千世界。書寫小千世界中事。量等小千世界。如是若四天下。若大海。若須彌山。若地天宮殿。若欲界空居天宮殿。若色界宮殿。若無色界宮殿。一一書寫。其量悉等此大經卷。雖復量等大千世界。而全住在一微塵中。如一微塵。一切微塵。皆亦如是。時有一人。智慧明達。具足成就清淨天眼。見此經卷。在微塵內。於諸眾生。無少利益。即作是念。我當以精進力。破彼微塵。出此經卷。令得饒益一切眾生。作是念已。即起方便。破彼微塵。出此大經。令諸眾生。普得饒益。如於一塵。一切微塵。應知悉然。佛子。如來智慧。亦復如是。無量無礙。普能利益一切眾生。具足在於眾生身中。但諸凡愚。妄想執著。不知不覺。不得利益。爾時如來。以無障礙。清淨智眼。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。奇哉奇哉。此諸眾生。云何具有如來智慧。愚癡迷惑。不知不見。我當教以聖道。令其永離妄想執著。自於身中。得見如來廣大智慧。與佛無異。即教彼眾生。修習聖道。令離妄想。離妄想已。證得如來無量智慧。利益安樂一切眾生。佛子。是為如來心第十相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知。佛子。菩薩摩訶薩。應以如是等無量無礙。不可思議廣大相。知如來應正等覺心。

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》

釋大寬 合十 分享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勤修清淨波羅蜜  恆不忘失菩提心
滅除障垢無有餘  一切妙行皆成就
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
地址Address: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
電話Tel: 886(國碼)–2(區碼)-23775886
牟尼佛法流通網  牟尼佛法論壇  藏經閣
慈悲喜捨小站  摩尼網路世界  普光明殿
佛網大聯盟  般若小站  IBC國際佛法中心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